寵物四成罹癌,獸醫腫瘤臨牀研討會獻對策
寵物四成罹癌 獸醫腫瘤臨牀研討會獻對策。(臺灣褐藻糖膠發展學提供)
「我的狗得淋巴癌,該讓牠接受手術還是安樂死」、「我的貓正在化療,捨不得看牠這麼痛苦」,愈來愈多飼主透過網路社羣,求教各方意見。醫界專家指出,目前治療罹癌毛小孩,仍以外科手術、化療爲主,在目前使用的臨牀經驗中,證實早期發現併合並使用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,可減緩腫瘤惡化及轉移速度,同時也證實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具有減緩化療副作用及預防再復發效果。
臺灣大學附設動物醫院動物癌症中心主治醫師李繼忠、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院長張仕傑、高雄宏力動物醫院院長馮宗宏以及中興動物醫院 院長張益福在「2017國際寵物腫瘤研討會」上,討論日趨嚴重的寵物癌症問題。(臺灣褐藻糖膠發展學提供)
根據統計,2014年臺灣家犬及家貓數量,總計已達230萬隻以上,而犬貓中因罹癌而死亡者,家犬約佔30%,家貓約佔20%,且寵物罹癌數量逐年增加,罹癌年齡卻逐年降低,癌症問題顯然已成爲寵物死亡原因之首。
臺大動物癌症中心臨牀使用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
由社團法人高雄市福爾摩沙獸醫臨牀醫學會舉辦的「2017國際寵物腫瘤研討會」,邀請臺灣大學附設動物醫院 動物癌症中心主治醫師李繼忠、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院長張仕傑院以及兩百多位臺灣臨牀獸醫,討論日趨嚴重的寵物癌症問題。
李繼忠說根據研究結果,小分子褐藻糖膠具有減緩化療副作用及預防再復發效果。(臺灣褐藻糖膠發展學提供)
李繼忠指出,目前臺灣治療罹癌寵物的方式,與美國差不多,主要以手術、化療爲優先,不過,由於放療方式在臺灣受到諸多法規限制,因此並不普及。另外,臺灣針對動物癌症治療用藥也有諸多限制,因此動物化療用藥的選擇也不如外國多。
李繼忠說,臺大動物癌症中心在臨牀上投入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作爲癌症輔助治療選擇,以提高癌症的治癒率。臨牀經驗中,證實早期發現併合並使用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,可減緩腫瘤惡化及轉移速度,依據目前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所發表研究結果,也可證實具有減緩化療副作用及預防再復發效果。
臺灣研究有成,臨牀運用獲肯定
何謂褐藻糖膠?此多糖體主要存在於褐藻中,全球對於褐藻糖膠的研究論文已達2000篇以上,目前經產官學研多方研究團隊所研發的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,透過獨特的生物技術萃取,分子量僅有500道爾頓,相對於其他大分子褐藻糖膠,可提高效果達40%以上,並且不具有藻腥味、鹹味、重金屬與輻射污染等問題,並通過完整食用安全性測試。此項研究目前也已實際應用於人體及寵物臨牀,並發表多篇國際論文證實可抑制腫瘤生長、預防再復發、降低化療副作用等,獲得各界肯定。
張仕傑正在進行動物臨牀研究,觀察遠端轉移者食用後對病症之改善情形,在食用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後之變化。(臺灣褐藻糖膠發展學提供)
張仕傑也指出,目前在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所進行的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臨牀研究,是以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在寵物罹癌期間且已出現遠端轉移者食用後對病症之改善情形,同時觀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轉化生長因子,在食用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後之變化。張仕傑說,研究目的是希望發現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得以維持罹癌動物的生活品質,進而延長生命。
馮宗宏說,對於無法進行積極性治療的寵物來說,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是臨牀上第一優先的輔助治療方式。(臺灣褐藻糖膠發展學提供)
高雄宏力動物醫院院長馮宗宏指出,針對早期發現罹癌的小動物,一般會建議使用外科手術切除,併合並使用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預防再復發。而當腫瘤面積較大時,一般會建議在手術前使用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,減少腫瘤的體積及轉移、增生,再進行切除,除可加快術後復原,也可提高治療效果。而對於無法進行積極性治療的寵物來說,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是臨牀上第一優先的輔助治療方式。
張益福說,臨牀上外用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,平均1到2周有助於寵物改善皮膚問題。(臺灣褐藻糖膠發展學提供)
中興動物醫院院長張益福表示,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除運用於癌症、調整免疫疾病,抑制發炎、抑制血管新生之外,也可應用於外在傷口復原、皮膚問題等,臨牀上外用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,平均1到2周有助於寵物改善皮膚問題。臺灣天氣溼熱,加上狗患者,往往有遺傳性的異位性皮膚炎,因此,毛狗狗時常患有皮膚紅腫、發炎、過敏的現象,外用「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」皆能獲得不錯成效。
多位寵物醫師也表示,許多飼主不當餵食、致癌生活環境、缺乏運動量等,常造成寵物腫瘤病變危機。寵物與人類一樣,愈早發現癌症,治癒及延長壽命的機會就愈大,目前市面上有許多新藥及輔療食品,可減輕寵物治療時所引發的各種副作用,另外在診治過程中,與獸醫師良性溝通並配合療程,也是極爲重要。
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研究諮詢:0800-043-388
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研究諮詢。(臺灣褐藻糖膠發展學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