箔子寮大專生漁村夏令營 食魚創意料理記錄烏魚文化
雲林縣四湖鄉「食魚在箔子寮駐村夏令營」,食魚創意料理記錄烏魚文化。(雲林縣政府提供/張朝欣雲林傳真)
雲林縣四湖鄉「食魚在箔子寮駐村夏令營」,食魚創意料理記錄烏魚文化。(雲林縣政府提供/張朝欣雲林傳真)
胡杏儿老公独自带3娃,兄弟3人像三胞胎,网友:一样的孩子生三遍
雲林縣四湖鄉箔子寮城鄉發展協會爲記錄早年捕撈烏魚的奮鬥精神,推出漁村文化深度體驗活動,10餘名大專生參與「食魚在箔子寮駐村夏令營」,8日展現成果,包括當地耆老帶領修整「記憶中的烏倉寮」、傳承「入寮撤寮儀式」,以及與新住民姊妹共創「思與路創意料理」,藉此永續傳承捕撈烏魚的文化歷史。
早年四湖鄉箔子寮的西岸沙洲,是臺灣海峽淺海漁產最優質的區域,捕撈烏魚文化更是雲林沿海的特色之一,並發展出獨特的「烏倉寮」,直到1981年箔子寮漁港啓用,「烏倉寮」才功成身退。「食魚在箔子寮駐村夏令營」於5日開跑,8日由縣文化觀光處副處長蘇建蒼、四湖鄉長蘇國瓏等人共同主持成果展。
箔子寮城鄉發展協會理事長蔡心娜表示,今年除了在地國中小學生參與此次夏令營,還有來自臺灣大學、中山大學、高師大、中正大學等15名大學生加入,大家利用4天3夜,修復「烏倉寮」、記錄「入寮撤寮儀式」,以及藉由異國料理採集新住民「思與路情懷」,過程充實且特別。
縣文化觀光處指出,由於四湖地區的新住民愈來愈多,因此此次活動以「食魚文化」爲主題,由高雄翰品酒店行政主廚江進華,帶領在地新住民成立料理創作工作坊,再由大專生髮揮創意與文史記錄專長,採編新住民對故鄉菜餚的回憶與結合在地食材的創意,藉由美食開發漁村未來特色。
地方居民說,「烏倉寮」是箔子寮地區特有的生活記憶與技藝,早年漁民在冬至前後聚集海邊捕撈烏魚,因海岸與村莊有一段距離,爲把握捕撈烏魚的最佳時機,便在海邊防風林搭建「烏倉寮」暫時棲身,隨時出海捕魚。